n 性能指標:
2 測量精度:≤5mm,分辨率:2mm,測量范圍:1000米;
2 工作溫度:-20℃— +70℃,
2 非接觸間隙:250mm±50mm,左右偏擺容差:±50mm;
2 通信誤碼率:<10-7;
2 刷新速度:35HZ;適應速度:≤350M/min;
2 標準信號輸出:RS232/RS485,可擴展其它信號;
2 電磁誘導尺和電磁匹配器防護等級:IP67;
2 輸入電源:220VAC±10%;
2 功耗:地面電氣柜<100w 車載電氣柜<100;





對于交叉感應環線(電磁誘導尺),線路達到阻抗匹配意味著環線線路上只有行波電流,不會產生反射。此時在感應環線(電磁誘導尺)測速定位系統中,接收線圈在全程感應環線(電磁誘導尺)上方位置,可接收到無失真的感應信號。在唐山中低速磁浮列車試驗線上鋪設了1000m的交叉感應環線(電磁誘導尺),在終端匹配阻值的電阻,對基于相位鑒別的感應環線(電磁誘導尺)測速定位系統進行了測試,全程接收線圈感應信號幅值變化規則,未發現幅值畸變和相位畸變,說明長距離感應環線反射作用影響較小,匹配達到要求。
磁性編碼器 的大優勢可能是其堅固性。與光學編碼器 不同,磁性版本對灰塵,污垢,液體和油脂等污染物以及震動和振動不敏感。與光學編碼器 類似,磁性編碼器 確實需要在磁盤和傳感器之間留有氣隙。但是,磁性編碼器 中的氣隙不需要像光學編碼器 那樣清潔和透明。只要在磁盤和傳感器之間不存在任何含鐵材料,就會檢測到電磁脈沖。 磁編碼器 正確運行的兩個重要規范是傳感器相對于磁盤(或磁帶)的徑向位置以及傳感器與磁體之間的間隙距離。